5月8日上午,非洲马里共和国代表团中非友好协会联盟副主席迪亚拉・布巴卡尔博士一行6人来校考察交流。双方以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为纽带,围绕建设“秦岭工坊”,服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等议题展开深入探讨,旨在为马里培养服务国家产业发展的创新型技术人才。校党委书记全卫强会前与代表团亲切交流,副校长孟繁增出席会议并致辞。会议由国际交流处处长胥航军主持。


会议伊始,代表团观看了学校宣传片,全面了解学校的办学特色及国际化发展成果。孟繁增在欢迎辞中表示,作为国家“双高计划”建设单位,学校始终以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为己任,在建立海外分校、留学生培养、师资培训、职业标准开发等国际交流与合作关键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他强调,学校将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为马里留学生量身定制“中文+职业技能+文化融通”的培养方案,希望以此次访问为契机,助力马里青年成长为支撑祖国建设的生力军。
马里代表内马·萨加拉女士在发言中指出,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下,马里在基础设施、医疗卫生、农业、教育、能源等领域得到了中国的鼎力支持。她表示,马里正处于工业化转型关键期,亟需借鉴中国职教经验,培养智能制造、电子信息、建筑工程等领域的本土化技术人才。她指出,我校雄厚的师资力量、先进的实训条件以及与头部企业的深度合作,与马里的发展需求高度契合,让马里对选派留学生到我校深造充满信心。
在自由交流环节,双方就合作细节达成多项共识。马里方表示我校与马里塞努职业学院合作的留学中国项目在马里受到了万千学子的高度关注,马里方将在学生遴选环节严格把关,支持一批高水平青年来我校深造,并在来校前开展中文特训。马里方希望我校能够编制相关专业《通用术语手册》,帮助学生提前熟悉专业词汇,缩短入学适应周期。

会后,双方合影留念,并实地参观了发那科、施耐德、科大讯飞、奔驰等产教融合基地。代表团对学校先进的实训设施表示赞叹。

随着中马职业教育合作项目的深入推进,我校将继续发挥“双高”院校的示范引领作用,以技术促发展,以教育结民心,为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文/国际交流处 辛太隆 图/党委宣传部 樊予庆 编辑/邓嘉琪)